市州协会

市州协会

首页
大冶农商行:一个村子的坚守
时间:2015-04-01发布人:罗桃仙

一个村子的坚守

——大冶农商行铜山口支行服务三农纪实

 

大冶市陈贵镇铜山口村(原铜山口镇),发展依赖于当地矿产资源,因矿而兴,因矿而贫。七八十年代,该村辖区内蕴藏着大量的铁矿、铜矿以及多种贵重的稀有金属资源,而且铜矿的品位很高。2000年后,受大冶乡镇机构改革(铜山口镇并入陈贵镇)、环境整治、“五小”企业整顿等因素影响,该村经济持续下滑,居民大量外迁,现仅有住户580户,人口3434人,零散商户106户,且没有财政、税务等部门驻扎。大冶农商行铜山口支行,职工8人,营业面积160平方米,至20152月末,存款余额达1.16亿元(相当于铜山口村每个人都在农商行存款4.7万元),且存款增幅年均保持20%,贷款增幅年均保持50%,当年贷款到期收回率达99%

回望2000年,铜山口镇撤并后,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对各自网点进行了撤销。面对这一形势,大冶农商行铜山口支行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坚守,这一守就是15年,而且还在继续。

坚守不惧转型的阵疼

2月26日,从大冶城区出发,驱车近1个多小时,走过的是被超载的卡车碾压的支零破碎的公路,呼吸的是一辆辆运矿卡车驶过激起的扬尘。来到铜山口村,我们先在农商行铜山口支行负责人陈志东的带领下,对周边进行了走访。

走到铜山口商业街,一条大约500米长狭窄的小道,小道两侧伸出的雨棚让本就狭窄的街道显得更加阴暗。多数商店开着门却看不到老板,三三两两有老人在下象棋。走到铜山口矿区,一派破败与荒凉的气息,废弃的厂房随处可见,废弃的矿井触目惊心,山体满目疮痍,废弃的矿渣四处堆积,耕地被毁,良田因为地下已经采空而塌陷。

陈志东说:“ 铜山口村曾经是“荆楚矿业第一镇”的陈贵镇的“第一村”。0607年铜矿市场好的时候,可以卖到1500元一个金属量,那时一个村的矿产企业总生产值就可以达到8-9个亿。规模最盛时,铜山口村有大小选矿场110余家,冶炼厂5家,几乎家家都从事采矿相关行业。但在2011年前后,随着国家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冶市政府“五小”企业整顿的不断推进,至2014年末,整个铜山口村110余家采矿场仅剩一家,5家冶炼厂也全部被关停。原先靠采矿发了财的老板们,也纷纷把金银细软打包带上全家老小移民到城里,地里刨食的农民只有近六百户。”

坚守不忘细致的耕耘

进入大冶农商行铜山口支行,我们瞬间被川流不息的客户所震撼。“小余,帮我看看我的退休金到没?”、“张会计,帮我看看我的贷款还有几个月到期?”、“小殷,昨天我儿子说从北京给我汇了几千块钱的,帮我看看到没?”,热火朝天的场面,让我们几乎难以分辨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村子。

2011年,陈志东调任农商行铜山口支行任负责人。那时农商行刚刚组建完成,很多农户对农商行的品牌还不认可,习惯乘坐半个多小时的乡镇公交到附近陈贵镇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面对“没有大户可挖,小户又纷纷外流”的困境,陈志东带领铜山口支行开始了辛劳的走访之路。

2012年元月,冷冽的寒风,铜山口支行两人一组的走访队出发了。带上宣传单页,带上小礼品,带上干粮,走上了走访之路。一家一家发传单,一户一户宣传农商行产品优势,“我们铜山口也有农商行,也可以办理银行业务,而且更加优惠快捷呢!”。

南到九桥,近8公里,北到栖儒桥,近7公里,全村2.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步一步的用脚丈量;580扇门,3000多个陌生的面孔,一句一句地拉近双方的距离。前后走了近一个月,全村12个自然湾,近六百余户家家宣传到位。

每年元旦前后,铜山口支行都会挨家挨户向全村农户送对联;每年春节前后,铜山口支行都会租用两部小三轮车印刷上农商行春节送好礼的广告,配上大喇叭在村组公路循环播放。就是这份细致的耕耘,2012年至今,铜山口支行定期存款年均增额均达到了1000万以上,相当于每年,铜山口村的每一户都会在农商行存定期二万元。

坚守只因醇厚的三农之谊

从原来的农信社到现在的农商行,61年来,铜山口支行的负责人、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办公场所也几经维修,世事更替,寒来暑往,变化万千,始终不变的,是他们服务“三农”的执着。

      铜山口村六组张泗朱湾客户陈某,父亲因矿难去世,有赔偿款70余万元,经过多次营销,成功揽存。但这还不够,每年春节,铜山口支行都会有专人上门慰问。定期到期了,铜山口支行也会有专人打电话询问,最近生意好吗?有没有融资方面的需求,农商行可以上门服务。连续三年,这笔定期都是连本代息转存,没有一分钱的流失。

       铜山口村九组陈家湾客户陈某,2012年因投资家庭农场,需资金10万元,因没有抵押,而被农行多次拒绝。铜山口支行了解到该户有技术优势后主动送贷上门。经过几年的打拼,陈某的农场已迅速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拥有300余万资产。

    还有铜山口支行的员工,2011年,该支行干部员工只有6人,人均年龄在50岁以上。而如今,该支行干部员工已有8人,人均年龄为27岁,新加入了程露、余静等三位大学生。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单调的业务生活,三位大学生说:“这里的工作、生活条件是很艰苦,但比起前辈们过去的生活、工作条件好多了。每当听到农民朋友们对我们农商行表示肯定时,我们心里就高兴无比,苦和累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农商行选择了坚守,需要勇气,更需要胆识!这是一个响亮的声音,农商行选择了坚守,因为时刻把边远乡镇农户的需求放在心间!这是一个庄严的承诺,农商行选择了坚守,是因为极富社会责任感,不忘广大三农客户的期盼!农为本、商有道、行致远,农商行正以高规格擘画“三农”事业蓝图,给广袤农村送去“春雨”,在灵山秀水间刻下耀眼足迹。(张小平 程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