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工作动态

首页 > 协会动态 > 工作动态
共促消费公平 共享数字金融
——湖北省银行业协会启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时间:2022-03-17发布人:湖北省银行业协会 中国光大银行武汉分行

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增强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主体责任,持续、全面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湖北省银行业协会组织各会员单位扎实开展2022年湖北银行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有保障和更可持续等维度,促进金融消费公平,加快数字化创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具体而细微,关系千家万户。按照湖北银保监局的统一部署,湖北省银行业协会组织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传播金融消费防骗防诈技能,夯实消费公平基础,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并搜集整理了部分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及防范提示,旨在全面提高群众识骗、防骗意识,有效预防、遏制通讯网络诈骗新型犯罪,筑牢全民反诈安全防线,凝聚群防群治强大力量。

共享数字红利 普惠万千群众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金融业的选择题,而是所有金融机构的必答题,只有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场景运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科技、数字金融技术运用知识的普及教育,才能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提高金融产品的服务效能和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

商业银行通过数字金融赋能,“线上缴费”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缴费业务相融合,现已推出的政务类APP如“楚税通”等线上缴费产品可以将原来“小时级”的缴费时间缩短到“秒级”,其背后接入的光大“云缴费”平台,更是为从城乡居民医保、社保到社区水电燃气等便民缴费项目提供了高速通道和技术支持。

据了解,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云缴费”平台登陆湖北地区以来,服务的用户数量倍增,服务效能明显提升,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要求下,有效减少了人们因缴费而产生的出行和聚集排队,服务领域覆盖社保医保、政府非税、公共事业、医疗民生和党团工会等各类行业客户。目前,湖北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地市、区县电、水、燃气等生活缴费项目的纵深覆盖,助力湖北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动数字便民金融服务惠及更广泛的人民群众。

共助智慧养老 消弭数字鸿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全国范围均组织开展了支付适老化工作,不断提升支付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

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细节做“加法”,将老年人刚需物品作为银行网点支付服务的必要设施,“绿色通道”“爱心窗口”“专人引导”“智能终端”“上门服务”等多措并举,打造业务和机具全面适老、环境温馨的老年服务窗口,为老年群体提供“一站式”支付服务。武汉地区开展专项扶老助残示范服务网点建设,建成具备“专人引导+特殊代办+上门服务”的功能示范网点超600个。

在优化支付产品,共助智慧养老方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老年人对电子支付产品“找不到”“看不清”“听不清”等操作难点,科技赋能做“减法”,打造适老化、民族特色等支付产品,为老年人提供大字体、大图标、语音播报等手机银行应用功能。同时,通过对反赌反诈案例的剖析、增加移动支付产品实用小贴士、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及普及工作,全方位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加强老年消费权益保护等多样化措施,为消弭数字鸿沟、缓解老年人“数字焦虑”补齐支付服务短板。

共守法律底线 防范网络诈骗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的迅速发展,诈骗分子的行骗方式也在不断翻新。新型网络诈骗既有传统诈骗花样的新型手段,也有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设下的新骗局。网络诈骗对受害人普遍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汇款或转账,给数以万计的用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只有更多地了解网络反诈骗知识,才能有效防止入坑。

郑重提示:网络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立案标准为2000至5000元,而其所侵犯的直接客体应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利用互联网进行的骗情骗色不属于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AI语音诈骗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普及,现在除了可通过语音克隆、变脸、伪装来电号码外,还可能通过社会工程学虚构场景定制诈骗套路,让人防不胜防。某公司高管在一个小时之内通过供应商向一诈骗分子进行大额转账,仅仅是因为对方通过AI技术仿造了其母公司CEO的声音。该高管表示,在整个通话过程中,老板轻微的口音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导致该高管完全没有任何存疑,直到被要求再次转账时才发觉了事件异常。

风险提示:有些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将敏感信息外泄,导致网络诈骗上门。采集语音样本只需要3.7秒的语音小样,就可实现对采样对象的语音模拟。

办理贷款骗局

节前,还信用卡有些吃力!正好接到一个“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声称办理贷款业务,仅需按照短信操作下载银行APP并存入保证金即可,当受骗人存完保证金后,该名“客户经理”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风险提示:请从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正规APP软件,银行工作人员不会以办理大额贷款或调高贷款额度为由,向您发送指定程序并要求安装使用,如收到此类信息,请勿轻信。

优惠购买骗局

某网友浏览朋友圈时,看见一条信息说“只要添加客服微信号便可优惠购买燕窝”。于是添加客服微信号,对方向其提供了一个银行卡号,声称等该网友转账付款后便可进行发货。等转账完毕,询问客服什么时候发货时,该网友才发现微信号早已被拉黑。

风险提示:面对网络上种种“优惠购”的信息要理性分辨,切莫贪图便宜。在购物过程中,要选择正规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不要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家长QQ群诈骗

去年寒假期间,部分诈骗分子潜入家长QQ群,冒充老师收取各种费用,典型作案手法如下:诈骗分子A、B、C通过QQ搜索关键词“班级群”,申请并加入群聊,成功潜入并获取班主任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后,A趁其上课无法查看手机等时段,伪装成班主任,而B和C则将头像和昵称替换为群内的两位家长。随后,A发起“寒假补课费”的群收款,B和C立刻予以回应。有了前面“家长”缴费的示范,群内其他家长们卸下防备,纷纷进行转账缴费,直到真正的班主任发觉时,骗局才被拆穿。

风险提示:此类骗局针对学生寒假补课、购买学习资料等场景,加上不法分子之间的团伙互动,提高了迷惑程度。家长在班级群内收到“交费转账”等通知时,牢记先与老师本人、学校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积分兑换诈骗

秦先生收到一条积分兑换短信,内容如下:“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话费积分3160即将过期,请手机登录XX网址激活领取现金礼包。”见到短信是由自己手机号对应运营商的号码发送,且网址与真实网址近似,秦先生没有过多怀疑,点击链接后进入一个标题为“掌上营业厅”的页面,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交易密码、预留手机和卡背后三位数等信息。秦先生填写并提交后,接着进入一个标题为“信用卡提额专用”的页面,继续填写信息,随后被要求下载一个“安全控件”。可点击该软件,页面却进入了一直等待的状态。不久后,秦先生收到多笔消费短信,提示自己的信用卡被累计消费了7000余元。

风险提示:由于有伪基站技术的存在,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也不能轻易相信。特别是当短信中有网址链接时,一定要谨慎打开。最好是向服务商的官方客服渠道核实之后再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