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协会

亮点工作

首页 > 市州协会 > 亮点工作
金融赋能宜昌实体经济 双五千亿澎湃发展动力
——宜昌市银行业服务宜昌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3-03-21发布人:宜昌市银行业协会

已是繁花绽放时,且随春风入三月。

回首奋斗的2022年,是充满艰辛而又富有成效的一年。宜昌乘着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稳中求进、向难求成,加快强产兴城、推动能级跨越,高质量发展再续精彩,开启了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新篇章。经济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宜昌地区生产总值5502.69亿元,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6.64亿元,增长3.7%,进出口总额414.7亿元,延续了高于全国、好于全省、排位靠前的向好态势。

回首奋斗的2022年,宜昌银保监分局引领全市银行业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强化责任担当。扛鼎金融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使命,聚力赋能宜昌实体经济,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宜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宜昌银行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5000亿元,澎湃发展动力。截至2022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668.53亿元、5178.74亿元。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50.97亿元,GDP占比4.56%,金融业税收贡献达到31亿元。全市银行机构达到40家,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1.06万人。宜昌金融营商环境测评排名全省前列,不良贷款率保持全省同等市州最低。

推动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辖内各银行机构全年累计延期还本50亿元,延期付息近9000万元。开展“金融润商”暨“普惠金融面对面”行动,积极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辖内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119.74亿元,增速达33.71%,增速增量在全省地市位居前列。

聚焦先进制造业赋能

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22年,宜昌银行业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宜昌重点领域,支持宜昌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634.93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全市银行业积极支持宁德时代邦普、欣旺达东风、楚能新能源、山东海科等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邦普循环一期、天赐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加快实现闭环,在建项目年产能达到60GWh。金融机构为宜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07.69亿元,助推宜昌加快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工商银行三峡分行审批通过“邦普宜化配套原料及磷酸铁项目”“磷石膏及磷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合计金额20亿;农业银行三峡分行重点支持欣旺达、邦普等招商引资项目,投放贷款14.5亿元;建设银行三峡分行通过专班跟踪服务成为宜昌对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信贷项目审批速度最快、授信金额最多、银团份额最大的金融机构。

宜昌银行业聚焦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清洁能源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加大“电化长江”支持力度,主动加强对接,积极支持长阳清江、远安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中清智慧光伏一期建成投产,助力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农发行宜昌市分行完成长阳、远安两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合计68亿元,实现长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1亿元基金的投放,支持项目开工建设。

宜昌银行业持续支持宜昌生物医药产业突破性发展。工商银行三峡分行持续向安琪集团发放1亿元优惠利率贷款,助力其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湖北银行宜昌分行为人福药业、东阳光药业等12家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授牌并提供授信额度44亿元;建设银行三峡分行积极对接东阳光、赤诚生物、恒安芙林等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项目,授信3亿元。

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

支持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2022年,宜昌银行业坚持金融赋能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聚焦宜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工程,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蝶变跃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宜昌各大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不断提升产业园区金融服务质效。

民生银行宜昌分行加强科技金融信贷供给,全年制造业贷款15.78亿元,增幅151.0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1.36亿元,较年初增长9.88亿元,增幅667.3%。

交通银行宜昌分行围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基建配套融资等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在碳减排、科技创新、设备更新、基础建设配套等多个领域实现投放破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辐达43.22%。

中信银行宜昌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时学习解读国家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全力跟进业务宣传推介。向湖北新宜化工发放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7.28亿元,成为宜昌区域最大单笔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全市银行业通过信贷资金作用于宜昌技术创新主体,支持全市传统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了全市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提供优惠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再生产、加大技术创新,助推相关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开展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春风行动,全市194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3.3亿元,较年初增长23.19%。

金融支持全市工业技改提能项目1305个,完成投资778亿元。助力宜昌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4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9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助推宜昌跃居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36位。

浦发银行宜昌分行综合运用货币、债券、股权、期货、外汇、商品等六大市场服务,围绕“专精特新”为科技企业提供跨越多个市场的交叉产品与服务组合,有效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资产运用效率,服务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的用信金额较上年增幅达28.1%。

三峡农商银行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增户扩面,加强对园区客户拓展,强化批量担保作用,累计发放“再担园区贷”300笔3亿元;“小巨人信用贷”信用增信一批,为1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21.64亿元。

深化文化旅游赋能

服务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新冠疫情三年来,宜昌旅游行业产业链全链条饱受资金周转的压力。三年来,宜昌银行业始终坚持与旅游市场主体同呼吸、共命运,用金融力量助力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稳定发展,助力宜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022年,宜昌银行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宜昌文旅金融生态良性循环,为文旅复苏不断提供新鲜血液。通过探索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交通接驳、演艺服务收入质押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加大对文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力度,开通信贷支持绿色通道,推广文旅行业产业链快贷产品。促进文化旅游、冰雪运动、森林康养等新型消费产业的加速发展,支持三峡大瀑布跻身国家5A级景区,支持三峡云栖谷、昭君国际滑雪场等建成开园。

截至2022年末,全市银行业支持文旅类贷款授信总额、贷款余额、涉及文旅市场主体等金融赋能文旅发展数据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均实现全面恢复,并实现宜昌市区及县域全覆盖。

2022年,招商银行宜昌分行根据总行相关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等暂遇困难行业的客户,以及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不限贷、不抽贷、不断贷,对于受疫情影响企业提出的合理的延期还本付息的诉求,秉承“应延尽延”,同客户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汉口银行宜昌分行组织业务专班为旅游产业链客户定制纾困方案,有效解决企业用款需求,不断加速重点项目审批与投放,保障旅游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对疫情防控、重点复工复产名单内客户,实施优惠利率政策。

三峡农商银行全力支持湖北翠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湖北三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市50余家生态旅游企业,发放贷款8.59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性服务业及物流运输等行业,及时办理延期还本付息。

建设银行三峡分行致力于提振消费,建设建行生活新业态。年初实现建行生活承接发放政府消费券全省首单突破,接续推进“惠购湖北”政府消费券、宜昌市家电消费券承接发放,全年共承接发放政府消费券金额1393万元,建行配套资金340万元,带动消费金额7303万元。助力开展“西陵夜经济”建行生活美食之旅等活动,提振市民消费。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银行业坚持以金融赋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落好,助力宜昌百亿级项目在宜昌各地落地达效。2022年,全市新开工重大项目全部得到银行金融专班对接服务。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聚焦宜昌重大平台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持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在金融赋能和银行金融专班持续跟踪服务下,全市全年实现项目投资量质并进,新签约50亿以上项目5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21个;新开工50亿以上项目29个,其中百亿级项目17个;新入库50亿以上项目15个,其中百亿级项目9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20个,均创历史新高。

全市银行业不断推动更好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撬动作用、更好发挥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作用、做好县域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工作、拓宽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来源等多方面实施具体措施,着力提升宜昌县域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助推宜都、枝江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均上升9位,当阳加快冲刺全国百强县、夷陵区加快冲刺全国百强区。

支持环百里荒农旅融合示范带等建设,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入选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支持稻花香、土老憨等食品饮料等农业龙头企业资金需求;支持一致魔芋成功上市;助力宜昌茶业集团成功组建。

金融赋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宜昌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436亿元;助力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32.46万亩,完成柑橘“三改”10.1万亩、老茶园改造3.8万亩。

农发行宜昌市分行紧紧围绕“三农”领域开展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涉农企业走出去,在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为企业办理快捷便利的国际结算等一揽子金融业务,满足企业多元化的外贸业务办理需求,全年累计为涉农企业办理国际结算笔数达922笔,结算量达19715.64万美元。

工商银行三峡分行对接县市区中基热电、晋控气体、白洋供热等重点开工项目18个,授信金额合计91.78亿元。加大农村金融创新,“三峡兴农茶叶贷”“奥美医疗卫星工厂培植贷”“稻花香下游供应链交易贷”“三峡柑橘快贷”等分行特色场景创新产品先后获批丰富了涉农金融产品。

农业银行三峡分行创新金融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当阳模式”,全年投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贷款24.5亿元。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加大重点帮扶县信贷支持,全年在秭归、五峰、长阳三县贷款较年初净增13.27亿元。

建设银行三峡分行持续对县域重点项目山东海科、楚能新能源等积极跟进服务;对兴瑞硅材料、晋控气体等重点制造业项目授信43.38亿元,投放5.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致魔芋、土老憨等做大做强。

光大银行率先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发布“阳光兴农”服务品牌,根植“三农”所需,力展“光大所能”,探索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子。通过牵住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牛鼻子,全年为宜昌乡村振兴项目提供新增融资近10亿元。

创新绿色金融发展

助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

2022年,宜昌银行业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以绿色金融助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助力宜昌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全力支持中心城区实施优功能项目292个、竣工115个,完成投资557亿元,超过前五年总和。全力支持50里滨江焕新升级项目建设,快速路网扩容加密工程,城市夜景靓丽工程。以绿色金融支持“电化长江”加快实施,支持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

以绿色金融助力宜昌聚焦“东进、北拓、中优”,支持东部未来城、高铁新城、“两岛一湾区”、五大公建等一批基础性先导性项目加快实施。支持云集路综合改造、三峡大道提品质、江城大道等工程全面竣工。以绿色金融支持新建口袋公园53个,支持卷桥河湿地、灯塔广场、江豚广场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建成开放。

中国银行三峡分行全力调整授信结构向着绿色金融奋力而行,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通过碳中和债、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信贷支持结构,全年累计投放绿色贷款32.92亿元,较上年增长42.03%。

交通银行宜昌分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利用碳减排工具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有针对性、选择性地优化调整客户结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医疗卫生、电力、燃气等绿色行业贷款占比由2016年初的3.42%增长至2022年末的47%。同时助力“长江大保护”项目持续发展,累计为长江大保护相关公司提供授信金额达283.53亿元。

浦发银行宜昌分行积极贯彻绿色信贷理念,严格信贷准入,提升绿色金融区域专业品牌和区域专业化经营,致力推进宜昌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和碳金融发展。截至2022年底,绿色信贷余额占公司贷款的比例达到41%,绿色信贷实现不良贷款率零纪录。

建设银行三峡分行围绕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强化对区域绿色环保项目金融支持,对重点绿色项目授信达到63.78亿元,重点支持当阳市庙前镇光伏电站项目、中节能(五峰)风力发电项目、宜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供热中心项目、郭家湾污水处理厂、三环湾垃圾填埋场等长江大保护PPP项目建设。

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加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运用信贷支持力度,提升绿色信贷余额,全年发放绿色贷款831笔、余额6.3亿元,较年初净增4.34亿元,增幅222%。

三峡财务公司深化服务长江大保护战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信贷产品,为长江大保护项目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搭桥贷款+银团贷款”的项目融资模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宜昌强产兴城创典范的攻坚之年。宜昌市银行业将踔厉前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创新持续服务宜昌实体经济,助推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成势见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宜昌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