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进万企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携手“大国重器” 绘就长江美丽新画卷
时间:2024-08-05 发布人: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
【字体大小:

6月18日长江中下游入梅以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持续演进,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汛情形势严峻。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83.4亿立方米,极大减轻防洪压力,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梯级水库群再次发挥大国重器防洪作用,构成阻击长江洪水的强大“军团”,护长江安澜,保民生平安。

从三峡大坝工程动工兴建时铁锹铲下的第一抔土,到如今建造成为世界上最大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其背后是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一路同行、共同成长的故事。

初建阶段的对口服务

时间回到1994年12月,举世公认的“全球一号水电工程”--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在此之前,中国银行总行批准增设三峡分行,并在坝区红线内设立金融机构——坝区支行,对口支援和服务三峡工程建设。从战略计划、工作方针到具体实施、落地执行,支行成为第一轮服务三峡工程建设的先行先试者。

“三峡工地最高峰时有3万多建设者,只有深在其中才能切身感受那种火热场景的力量。”当年19岁的张红耀是入选坝区支行的首批员工之一,尽管现在的他已近天命之年,但坝区工作仍是最深刻的一段经历。

那时的银行卡是稀罕物,工人们更相信手里实实在在的“票子”。那些年高速路还没修通,从坝区到市区是5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中国银行坝区支行唯一一台桑塔纳轿车便成了押钞车,张红耀和司机兼任押运员,将一箱箱现金带回坝区。支行员工身兼数职,吃住在办公室,小小的营业厅一天能办几千笔业务,全靠工作人员用纸笔记录下每一笔交易,十几号人常常忙碌到深夜。

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深入,奋斗者们在时间维度上延续着坚守,一串数据镌刻卓越功勋:

1995年,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向三峡总公司发放1000万美元外汇贷款;1996年,向三峡总公司转贷加拿大出口信货1250万美元;1997年,发放1亿美元外汇储备贷款;1999年,发放2亿美元贷款用于三峡工程左岸输变电建设;2001年,发放人民币贷款1.5亿元;2002年,发放人民币贷款5亿元,外汇贷款余额为21250万美元……

决胜阶段的外汇信贷

葛洲坝集团承建了三峡工程60%以上的施工任务,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都由集团一一攻克。

1996年,大坝截留工程进入决胜阶段,长江水势凶猛,需要快速倾倒大量截流石提高龙口封堵速度,单块截流石重达30多吨,龙口两岸坡度30度以上,工程难度十分险重。当时,国产红岩装卸车载重仅25吨,达不到运载截流石的要求,为保证完成工程质量,葛洲坝集团向中行申请1250万美元贷款,用于进口20台美国卡特彼勒载重60吨的装卸车。

“那时候外汇贷款经验值几乎为‘零’,业务怎么办、怎么签,谁都没有底,在宜昌也没有先例可循。”时任中国银行三峡分行国际结算部的贺宜斌回忆起这笔外汇贷款时,许多细节依然记忆犹新。“我们邀请省分行业务专家现场教学,从合同拟定到材料准备到报送审批、贷款发放,边学边干,慢慢摸索,最终在时限要求内将贷款发放到位,也在当地打响了中行外汇专业品牌的知名度。”

以此为起点,葛洲坝集团在大坝主体建设阶段,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进口大量工程车船和工程器械的外汇贷款,全部由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承办。大坝工程结束后,那些带着中行印迹、立下汗马功劳的装卸车、平抛船等施工机械,被永久保存在三峡截留纪念园。

发展阶段的相伴相行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迈入快车道。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6座梯级电站跨越1800多公里、水位落差超900米,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送到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照亮美好生活。6座梯级水库也充分发挥旱时补水、汛期防洪的巨大调节作用,成为抗洪减灾“利器”。

 

图为世界最大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景

 

如今,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始终守护大国重器、与之相伴相行的坚定决心,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打造“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为目标,紧跟水电行业发展潮头和服务需求,借助集团全球化、综合化特色优势,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实施方案实施,强化信贷资源配置,丰富业务产品体系,为“大国重器”挺军世界提供多方位、全周期、一体化金融服务。2022年以来,为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长龙山抽水蓄能等项目累计投放贷款近350亿元。

三十年时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宏伟历程。未来,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还将继续坚守金融报国初心,在支持国家水利水电事业、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奋力绘就长江美丽新画卷。(通讯员 周艳 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