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助力民营企业勇闯“智造”新赛道
时间:2025-02-25 发布人:光大银行武汉分行
【字体大小:

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强调了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创新金融产品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为抓手,为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注入“金融动能”,助力企业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实现突破。

助力数字经济,卫星“上天”背后的金融力量

武汉东湖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湖大数据”)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其研发的遥感卫星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围绕企业独创的数据融合认知计算技术,多模块融合算法为AI行业的数据加工提供服务,终端应用于智能驾驶、气象AI、新零售、医学人工智能等。2022年,东湖大数据在酒泉成功发射第一颗商业卫星,用于遥感影像的融合应用,在大数据与航天科技融合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秉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导向,为东湖大数据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助力其在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2022年1月,该行首次向东湖大数据发放纯信用普惠贷款1000万元,以满足其在技术研发、项目运营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进而打开双方合作通道;2024年,该行发挥集团综合金融优势,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模式,撮合光大理财与东湖大数据签订优先认股权协议,通过股权投资与债权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光谷”到“智谷”,金融陪伴科创企业成长

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蓝若”)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司业务板块涉及电力领域智能感知产品与服务、机器人制造等,拥有授权发明150项,自主发明专利75项,软件著作权54项,其研发的光刻机减隔振平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于2022年6月为格蓝若提供纯信用普惠贷款1000万元,随后逐步提升授信额度至5000万元。去年以来,武汉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为格蓝若提供了“长短期结合、母子公司互补”的授信模式,即母公司格蓝若授信以流动性支持为主(信用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子公司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蓝若精密”)则侧重短期普惠融资。2024年12月,该行已向子公司格蓝若精密发放1000万元普惠贷款,为企业成长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

锚定民营企业,打出举措组合拳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制定一系列金融支持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营造民企服务氛围,打造民营拓展先锋队。该行建立分层分类对接服务机制,强化分支联动,成立“分行部门+重点经营机构业务骨干”组成的民营企业拓展先锋队,由公司部、普惠部、审批部、风险部等多部门组成民营企业专属服务柔性团队,明确营销目标,开展劳动竞赛,在全行范围内营造出“能贷、敢贷、愿贷”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氛围。

健全适应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产品服务。该行创新“专精特新企业贷”“专精特新融易贷”“专精特新巨人贷”等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成长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满足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提升客户综合化经营能力。该行专精特新系列金融产品,多次快速为民营企业客户批复信用贷款,用高效的授信审批和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赢得了客户信任。同时该行依次推出了针对个人的信用经营性贷款产品,包括传统线下的余额贷,以及近年来推出的“301”模式产品——烟商贷、光速经营贷,切实解决了民营市场主体缺乏抵质押物的贷款需求难题。

资源倾斜,降低民营融资成本。该行坚持资源倾斜,降低民营融资成本,用好用足全行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内外部价格管理方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制造业、涉农等民营重点领域贷款给予FTP减点优惠;落实扩大内需政策,针对出口转内销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名单客户,执行人民币表内贸易融资FTP减点优惠政策;对纳入授信白名单管理的民营企业豁免四分类准入认定。支持优质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设置专项信贷计划,加大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力促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占比稳步提升。

金融“浇灌”结硕果,让金融与民企“双向奔赴”

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民营企业对公贷款余额153亿元,较年初增12.6亿元,增速9%,服务民营企业已超3万户。“我们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模式,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有效发挥金融力量助力民营企业勇攀科技高峰”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