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协会

市州协会

首页
襄阳市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组建工作初见成效
时间:2016-03-30发布人:襄阳市银行业协会

紧贴供给侧改革要求  构建债权人委员会机制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新一轮产业升级改造、企业改革转型、兼并重组将进入高潮。为有效推进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形成改革合力,襄阳银监分局、市银行业协会快速响应,不等不靠,大胆探索,积极推动债权银行债权人委员会组建工作。经过调查摸底、形成草案、征求意见、试点探索、逐步完善等一列试验探索,襄阳市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已全面启动。目前,《襄阳市银行业债权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已获会员大会通过,辖区银行机构已着手对15家大额贷款企业成立债委会的筹备工作,为下一步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一、贴近改革需求,深入探求破局之策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共以去产能、调结构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很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还本付息出现困难,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反弹态势,给银行健康发展带来严峻考验。面对发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银行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同进共退,共渡难关。

大胆探索,共破改革难题。为了化解当前企业、银行经营困局,促进更好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襄阳银监分局和银行业协会深入银行、企业共同探讨破局之策。调研中发现,在目前企业经营困难、贷款到期收回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出现了“企业申贷困难、银行放贷谨慎,贷款到期银行心急如焚,企业担心银行一收了之”的尴尬局面。在企业调研时,很多企业提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亚健康企业生存困难的非常时期,银行和企业更要加强协作,互通信息,防范系统性风险。银行避免集中抽资停贷,造成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悲剧。银行的行长也建议在同业间建立一个协作平台,集体研究确定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根据企业和银行的建议,按照银监会的部署,襄阳银监分局和银行业协会大胆探索“债权人委员会机制”,希望通过构建“政府支持、监管引领、协会搭台、银行会商”的协同机制,由债权人委员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从资金供给侧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让银行与企业坐下来一起研究银企共赢之策。

先行先试,边试点边完善。在前期调研、办法制定期间,各会员银行已经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着手组建债权人委员会,牵头行开始召集债权银行研究支持企业发展的办法。目前,辖区银行机构已着手对15家大额贷款企业成立债委会的筹备工作。

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为了有序推进银行债权人委员会组建工作,新年伊始,襄阳银监分局和协会就成了《债委会工作规则》起草专班,多易其稿,终于在2月底拿出了《襄阳市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工作规则(征求意见稿)》,此后,又紧锣密鼓地到各银行征求意见,在广泛吸收会员银行意见的基础上,该《规则》于近日经襄阳市银行业协会会员大会审议通过。该规则的审议通过,标志着襄阳市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组建工作正式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

三、强化“三信”关系,推动银企互信合作

    组建债权人委员会不仅仅是为了维护银行债权利益,更重要的是要把银企双方“拴在一起”,推动银企互信合作,强化银行与企业“三信”(信用、信心、信任)关系,实现银企同进共退、共渡难关。由债权银行集体协商确定授信政策,制定支持企业发展方案,既有助于增强银行“帮助企业就是帮助银行”的责任意识,也会增强企业“配合银行就是支持企业”的互信理念,从而增进银企信息沟通。同时,通过建立债权银行共同协商会诊机制,有效防止单家银行不理性抽贷、压贷行为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状况加剧。即使对于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高风险企业,也可以通过实施有序平稳的信贷退出,促使风险化解由事后亡羊补牢转变成事前未雨绸缪,有效减少对地方经济的震动。

四、坚持“一企一策”,精准发力资金供给侧改革

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工作是银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构建债权人一致行动的平台和机制,推动债权银行精准发力、分类施策,既充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有效保全银行资产,其核心是“支持优质企业、稳住困难企业、退出僵尸企业”。

从襄阳市已经着手筹建的15家企业债权人委员会运行情况来看,在坚持“一企一策”的大原则下,各债委会基本上按照三类模式来操作,具体来说,对于公司治理良好、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但当前投入不足的企业,债权人委员会可通过组建银团贷款或建立联合授信机制等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企业,债权人委员会可按照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的“三稳”原则,通过必要的、风险可控的收回再贷、展期续贷、并购重组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企业实现近期解危、远期解困;对于已停产半停产、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债权人委员会可稳妥有序推动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堵住资金流向低效产业的渠道,盘活沉淀的信贷资源。对必须实施破产清算的,通过债权人委员会协商控制信贷退出节奏,不搞“一刀切”式的大规模退出,有效防止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